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相关资料图)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我们要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抓住关键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为中国经济发展积力蓄势。

多地高校近期举办多场招聘活动。比如,“职引未来—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已于3月19日开始,涵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教育部推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促就业任务更重。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当前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毕业生应该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择业观,勇于迎接各种风险挑战,既要面对新职业的选择,更要面临就业空间的拓展。但应看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巨大,既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不能充分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又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要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抓住关键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为中国经济发展积力蓄势。

就业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就业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经济增长的活力所在也就是促就业的动力所在。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民间投资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促就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夯实促就业的微观基础。同时,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创业的提振作用,创造出更多新职业,为高水平、专业化人力资本发挥作用创造更广阔的平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未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形成促就业的长效机制。要持续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对稳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就业人员,激发就业市场活力。要稳定公共岗位规模,推动用人单位与高校开展精准供需对接、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从长期来看,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应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招生和就业之间的联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举,推动高等教育更好服务社会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更要搭好平台,促进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对于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应向其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离校后对未就业毕业生优先提供就业服务,建立精准帮扶体系,做好就业引导。对于有志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应优化服务,帮助创业者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减轻毕业生的创业压力。同时,政府要因势利导,增加社会培训预算、建设数字化培训平台,持续规范开展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各类知识培训,保障求职者能够与时俱进。

相关的社会保障也要跟上。应建立完善适应新型就业形势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尤其是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保缴费分摊制度、劳动权益与工作福利等进行全方位保障。增强新就业形态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合理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解决其后顾之忧,营造人尽其才、人人有为的良好社会环境。

关键词: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