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每日快看:走进区域看发展|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产城景港”融合的国际物流城

▲2月17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团结村中心站内一片繁忙。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2月17日,初春的重庆乍暖还寒,重庆日报记者随“走进区域看发展 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站在中梁山脚下的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二楼,巨大的玻璃幕墙外,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尽收眼底,远处的缙云山在灰白色的天空里画出一道连绵起伏的天际线。

▲2月17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汽车正在装运集装箱。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几年前,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所在的区域,大部分都还是田野、荒地。如今,这里早已从两山之间的远郊乡镇区域变成国际知名的开放平台,未来还将成为“产城景港”融合的国际物流城。

行走在园区内,可见各类物流仓储基地林立:普洛斯、安博、丰树、嘉民等全球物流地产前10强企业所属项目已在园区建成投运,国内军团也扩容到永辉物流、中外运、三羊马等数十家企业。

如今,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市场主体已从最初的不到200家增加到5400余家,税收从1000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55亿元。

▲2月17日,“走进区域看发展 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记者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采访。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曾创下多项纪录——

28天建成中心站高规格展厅,3个月建成7.3万平方米整车进口口岸,8个月建成5.4万平方米铁路保税物流中心。

在通道建设上,园区率先开行中欧班列、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四向齐发”开放格局,通达全球319个港口及城市。国际班列从每天不足4班,增加到现在各类国际班列每天稳定开行13班,打开了欧洲、东盟和重庆交往的经贸桥梁。

在口岸建设上,园区口岸从“零”起步,已建成内陆地区首个一类铁路口岸、首个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首个国际邮件互换局铁路口岸中心等,带动促进重庆开放型口岸体系日益完善。中国的乘用车、农产品、智能终端产品从团结村运到全世界的同时,全世界的优质商品也由此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园区整车进口累计超过3万辆,保时捷分拨中心落地,德国大众中国平行进口总经销落户于此;药品口岸已进出口24个品种,一批世界知名药企落户园区。

▲2月17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团结村中心站门前车来车往。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正式出炉,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的沙坪坝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入选,成为重庆市首个被纳入国家骨干冷链基地网络建设体系的物流园区。

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的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是依据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在全国范围设立的18个现代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渝满俄、渝甬等跨境班列均由该站始发。

2011年3月,该站首次开行中欧班列。2021年,重庆和成都两地铁路港同时发出中欧班列(成渝)第一趟列车。以此为起点,中欧班列(成渝)肩负起探索中欧班列高质量联动的新使命,打造内陆开放协同发展的新样板。

▲2月17日,“走进区域看发展 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记者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采访。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随着国际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加,园区围绕“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为中国和全球商品“带货”,逐步建成面积近2平方公里的口岸保税功能区域,变“过道经济”为“通道经济”。

目前,园区已形成以国际物流为基础,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城市配套、智慧科创等多业态发展的产业格局。“朋友圈”里不乏美团、小米、象屿、大众、阿斯利康等国内外行业巨头;黄金湾·智谷将成为沙坪坝智能科技和生命科学两大产业的重要基地,落地园区的沙坪坝区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则迎来赛力斯总部及相关业务集群。

未来五年,园区有望通过以铁路为中心的多式联运枢纽体系,让重庆和中国对外连接的通道更多更畅、口岸更丰富;宜居宜业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基本建成,国际内陆消费中心高地初步成型,以此服务重庆开放建设和城市发展,为国家大战略、大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国际物流 万平方米 沙坪坝区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