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当前动态: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光彩


【资料图】

每座城市,都不只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社会资源的机械组合,而是有记忆、有活力的复杂生命体。对历史遗存最好的保护是再利用,对城市记忆最好的守护就是让它以全新的方式物尽其用、“活”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更新不是为新而新,须得跟上市民诉求变化,融入城市功能演进。

最近,到北京站乘车的旅客都有一个共同感受——老站竟然变样了。介于水湖蓝、孔雀绿之间的高耸穹顶复古典雅,古铜色鎏金灯大气古朴,明城墙遗址与候车室拱形窗遥相呼应,不时有旅客驻足观赏,感慨“好像走进博物馆”“美得就像一幅画”。

“内畅外联、通衢八方。”作为曾经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车站,北京站自建成通车至今已有六十余年,还凭借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跻身“首都十大建筑”。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趋扩大、人员流动愈发频密,交通任务越来越重,这座老站也日渐拥挤嘈杂,“一砖一瓦皆经典、一桌一椅一幅画”的古典美逐渐在川流不息中被喧嚣淹没。直到去年客运提质工程落地推进,老站经过系统改造,才重现了原本属于她的光彩与魅力。

回望近年来北京城市更新的历程,老站复原只是“风景一隅”。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古都北京的大量老建筑纷纷开启了“焕新模式”,大量“沉睡的财富”被一一唤醒。斑驳破旧的老厂房转型为时尚设计广场,干涸萧条的河道重现“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古朴景致,衰颓杂乱的老街奏响驼铃古道的千年“回响”……这些备受好评的更新案例,虽然“打开方式”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都让这座城市的过往印迹更加可观可感,并迅速俘获人心,成为城市新地标。事实说明,时代记忆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只要用心挖掘、巧妙盘活,完全可以焕发光彩,为城市发展注入别样活力。

城市更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如何在走向未来的同时擦亮记忆,也是摆在许多城市面前的共同课题。透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到,城市更新的“新”不是凭空硬造的,而是在城市脉络里生长出来的。每座城市,都不只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社会资源的机械组合,而是有记忆、有活力的复杂生命体。旧建筑、老物件,文物古迹、历史遗存,都是时代记忆的“活页”,并慢慢沉淀为一座城市独特的气质标识。让时代记忆重焕光彩,表面看可能是建筑风貌的还原、空间格局的迭代,实则蕴含着历史文脉传承、气质内涵激活等文化思考。以北京站为例,更新改造充分借鉴原有样貌,深入挖掘其曾经具备的民族与现代融合的浪漫气质,做到复原与焕新统一,让人们一入厅堂就能感受到鲜明的时光印迹。在延续的基础上更新,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在方方面面融入考究用心,就能让人们感受光阴的厚重,也能点亮城市的历史美感、文化深度。

对历史遗存最好的保护是再利用,对城市记忆最好的守护就是让它以全新的方式物尽其用、“活”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更新不是为新而新,须得跟上市民诉求变化,融入城市功能演进。城市发展阶段不同,人们对建筑功能的需求不同,美学旨趣也在悄然变化,唯有找到时代建筑与现代生活的融通之处,才是更新破题的思路所在。在这方面,新首钢的蜕变就颇具典范意义,伴随冬奥筹办,昔日钢花四溅的厂区,逐步转型为冰雪乐园,又在后冬奥时代,充分挖掘工业沧桑感与未来科技风的反差,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云转播、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推动“厂区”“园区”向“社区”“街区”转变。城市更新没有“统一解”“最终解”,把准时代脉动、紧扣大众需求,才能真正留住城市文脉的根与魂,使居民获得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成色更足。

置身巨变的时代,北京是在现代化道路上快速行进的超大城市,同时也是历史底蕴丰厚的千年古都。坐拥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红墙黄瓦见证了岁月沧桑,寻常巷陌有说不完的故事。与此同时,发展模式的深刻嬗变,“四个中心”的城市定位,赋予了北京全新的任务。历史给了馈赠,时代给了舞台,如何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还需要城市治理者们继续作答。既着力打造更多具有标识意义的复兴地标,也雕刻更多“小而美”的精品陈设,提供更多独具特色的“北京方案”“北京智慧”,展现的不仅是北京这方发展热土的澎湃激情、治理能力,某种程度也代表着超大型城市在快速转型升级过程中对城市更新模式的有力回答。

北京是发展中的北京,亦是许多人深爱着的那个老北京。让时代记忆留在我们身边,让历史文脉以更加显著的方式存续,这样的城市所提供的不仅是我们工作生活的空间,也会点燃更多的热爱与期待。 (范荣)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发展 城市记忆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