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凝聚守护大美湿地的合力(新征程·新步伐)


(资料图片)

今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目前,中国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位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

洞庭湖上,40多万只水鸟蹁跹纷飞,在此越冬;重庆梁平,一丛丛灯芯草、铜钱草在小而美的城市湿地中自在生长,绿意盎然;辽宁大连,蜿蜒曲折的复州湾细沙柔软,岸线恢复自然生机……

从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中国的湿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具有净水、储碳、供养野生动物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守护大美湿地,就是守护健康美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为子孙后代守护未来。

然而,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超过35%的天然湿地已经消失,其消失速度是森林的3倍。今年的“世界湿地日”以“湿地修复”为主题,呼吁人们采取行动,保护、恢复并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扭转湿地加速消失的趋势。

82处国际重要湿地、13座“国际湿地城市”、2200多个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900余处国家湿地公园、41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一组组数据背后,是中国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持续改善湿地生态状况的不懈实践。加入《湿地公约》30多年来,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等需求,不仅在神州大地上将大美湿地的锦绣画卷越绘越长,也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利用作出重要贡献。

梳理中国湿地保护的重要经验,其一就是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从摸清家底到抢救性保护再到全面性保护,中国逐步建立起湿地调查监测体系、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开展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实施三个五年期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22年6月正式施行《湿地保护法》、计划将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不仅能够为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驾护航”,还有利于理顺并压实湿地保护的责任,破解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是湿地保护修复领域的又一项“中国经验”。在山西省右玉市苍头河湿地的恢复治理中,乔灌草立体栽植的模式不仅让植被密度提升,湿地涵养水源的能力也逐渐恢复;在湖北省武汉市的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水系连通、栽种水生植物、投放底栖动物等工程多管齐下,增强了湖泊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这些都在启示我们,湿地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手段为辅,实施科学保护与修复湿地的良策,就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积极引导、鼓励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增进湿地惠民福祉,有利于让更多人参与到湿地保护行动中。近年来,家门口的“小微湿地”景观、湿地公园等,给人们带来了游赏湿地之美的愉快体验,也激发了公众投身湿地保护行动的热情。不少志愿者组织积极开展巡护鸟类、捡拾垃圾、湿地科普教育等活动,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并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无论是构建制度体系、推进系统治理还是鼓励公众参与,种种行动传递出的信号明确而响亮:守护大美湿地,需要凝聚多方共识,形成实践的合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在齐抓共管中守护湿地生态安全边界,在养护湿地中孕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

关键词: 制度体系 世界湿地日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