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越多,越能证明自己的优秀与人格魅力?
你有很多朋友吗?你希望自己拥有很多朋友,还是仅仅希望能有两三知心好友?
一种观点认为,朋友就是越多越好,朋友越多,越能证明自己的优秀与人格魅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再多的朋友都比不上有两三个在你遇到挫折时,为你讲笑话、擦眼泪、帮助你、担心你的人。
现代社会,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后者。
对他人的怀疑、对自我的保护、对社会的谨慎都使得人们不断缩小自己的朋友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小团体。
有什么委屈、有什么开心,就在那仅有几人的微信群里分享,而朋友们也开心着你的开心,悲伤着你的悲伤。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管你愿不愿意,时间会推着你前进。
童年时期的青梅竹马,随着生活的变迁而逐渐淡了联系。小时候的玩伴,为了学业而去了大城市。大学寝室的室友,四年前,他们还紧贴着你,与你谈天说地,可转眼间都各奔东西,只剩下初见时的一片狼藉。
友谊真的太短暂了,就像夏天的蝉鸣,你一不注意,他就消失了。
有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思考,友谊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如此短暂?
友谊的本质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等价地给予或回报彼此间所需要的事物。
简言之,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友谊的实质就是交换。
因为你给了我想要的,那么我就给你你想要的,反过来也成立。
它以强化理论为基础,解释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本质,能够解释很多社会现象。
塔吉菲尔认为,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在这种成员身份之上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
在大学中,我们与室友的感情最为深厚,是因为我们身处这个寝室而构成了一个群体,与室友的长期相处使我们获得了社会同一性。
这种社会同一性包括:我们知道我们是寝室的一员,我为我们关系的融洽而感到开心、自豪,我喜欢目前的寝室关系。
再加上“内群体偏爱”,即为了追求积极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所处的群体比其他群体更好,使得人们往往偏向于自己的群体。
然而毕业后,同学们各有打算,前往不同的地方,不再跟自己同属一个群体。在新团体中,人们重新建立起社会同一性。
简言之,圈子变了,人心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