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襄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标杆

“第一次参加襄阳的网上投标,不收取任何费用,而且业务办理高效便捷,评标公平公正,点赞!”近日,一家湖南企业的负责人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招标采购业务后,连连感慨。这是我市维护公平交易的缩影。

让交易更阳光、更透明,让服务更便捷、更智慧。近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思想破冰,以项目交易服务为主战场,高效配置公共资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区域协同发展,着力打造智慧型交易平台、标准化服务平台、创新型管理平台,让党委政府放心、招标采购人称心、投标供应商顺心、代理机构省心。

上半年,全市完成各类交易项目4470个,同比增长204%,成交金额325.14亿元,同比增长61%,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怎么样,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是各类市场主体获得项目、进入市场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全市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

“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公开透明。”今年4月,在环线提速二期项目开、评标工作完成后,中铁上海局相关负责人说。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主体评价为第一评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擦亮“不见面”“云上评”“无申退”“淘宝购”四块金字招牌,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标杆。

交易“不见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交易由线下搬到线上,开发完成评标专家网上抽取、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同地异室评标等子系统,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集中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率100%,土地交易网上挂牌率100%,不见面开标率100%,达到“线下不见面”效果。

保证金“无申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无申请自动退还土地交易保证金,将保证金退还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减至2个工作日,两年来无申请退还保证金108亿元。

小额政府采购像“淘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动对接省级平台,做大做优“网上商城”,全市上架商品达到5万个,涵盖办公、家具、空调、车辆等21个类别,入驻企业达到3400多家,企业交易行为更加活跃,1至7月,网上商城成交额达到1.3亿元。

稳妥实施“评定分离”改革,把定标决策权还给招标人,让评标专家回归“参谋”本色,让招标人权责归位后实现“优中选优”。上半年开展“评定分离”项目22个,中标金额达126亿元。

坚持项目为王,清单化管理跑出“加速度”。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一个项目服务库,成立一套服务专班,制定一个快速推进机制;实施早联系、早进场、早评标、早公示的“四早”主动服务,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快速落地。

助企纾困出实招

“随时随地在线办,真是太方便了!”8月15日,东风咨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登录“i襄阳”公共资源交易“掌上办”系统,边操作边赞叹。

疫情期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线襄阳公共资源交易“掌上办”移动APP,提供招标文件查看、领取、在线质疑、不见面开标直播以及标书解密等功能,进一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造了一个全天候的工作平台。

建设政府采购“不见面”变声询标系统,实现专家和供应商线上“面对面”,在全省率先实现政府集中采购、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市场交易主体从线下到线上采取全流程电子化后,不仅减少了纸质档案资料印刷成本,也减少了企业人力和差旅成本,降低了企业负担,

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让市场主体投标更轻松。为减轻企业负担,释放市场活力,我市全面取消政府采购工程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鼓励非政府投资项目采用电子保函替代保证金。截至目前服务企业700多家,开出电子保函3亿元。以汉江城建集团为例,仅此一项,月均少占用经营资金约300万元,每年可节约资金占用成本约25万元。

取消平台信息费,实现进场交易零成本。全面取消了中标企业平台信息费,每年减轻企业负担700余万元。市场主体参与竞标实现了零收费、低成本。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出台提高中小微企业采购份额政策告知、集体研究和情况报告三项硬性制度,禁止设置不合理限制和壁垒,把好政府集中采购文件编制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20个集中采购项目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预算金额达6681万元,中小微企业交易成交占比明显提升。

智慧交易提效率

没有厚厚的标书,减少企业的投标成本,减轻长时间评标的劳累……如今,网上招标、网上投标、智能辅助评标的便捷服务,让市场主体感受颇深。

8月8日,枣阳市梁集中心小学幼儿园及配套设备项目共31家投标人,采用智能辅助评标系统评标后,仅用9分钟就完成初步评审分析,初步评审用时比以往人工评审节约4个小时,评标时间缩短三分之一。

今年2月,我市启动一体化数字交易平台建设项目,开发完成智能辅助评标系统、数字见证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襄十随神”城市群系统等8个子系统,让公共资源交易更加智慧。

此外,该平台运用大数据实时分析统计“标王”和“抱团”投标行为,为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围标串标提供依据;开发襄阳公共资源交易“掌上办”移动APP和网上自动推送功能,让市场主体不受场地、时空限制,做到办事不出门、服务零距离、全程无干扰,平台服务24小时不打烊。

“平台的建立,是从低效到高效的跨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覃光学说,市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信息平台既能整合资源、规范运行,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切实构建了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交易平台。

扩大合作“朋友圈”

近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致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襄十随神”同城化。

夯实市县交易“一体化”。我市采用市县一体化模式建设,对交易系统充分整合,共建共享共用网络设备资源,出台市县两级远程异地评标规则、异地抽取评标专家程序等系列文件,实现全市“一张交易网”“一个企业库”“一套运行规则”“一个专家库抽取”。

奏响“襄十随神”大合唱。去年,我市与十堰、随州、神农架中心统一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统一服务标准、搭建城市群合作联盟门户网站平台、推行四地“标证通”(CA数字证书移动版)互认、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目前四地累计合作交易项目58个,成交21.09亿元,实现了四地专家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优势互补。

扩大城市合作“朋友圈”。在“襄十随神”城市群合作的基础上,我市大力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与湖北、山东、四川、内蒙古等26个交易中心签约,互为“好友”,壮大公共资源交易合作联盟。仅上半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30多个城市开展“云评标”166场次,金额210.3亿元。

覃光学表示,下一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探索建设“汉江链”,实现交易数据上链,将“襄十随神”城市群的远程异地评标成功经验进行成果运用和复制推广,与汉江流域、南襄盆地的诸多城市实施联动合作,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公共资源 营商环境 市场主体 人工智能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