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崆峒区:蟾蜍变“宝” 特色养殖促增收


【资料图】

近年来,崆峒区四十里铺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好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拓宽增收渠道,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来自连云港的唐永生先前从事医药销售工作,多年的从业经历与对医药行业的深入了解,让他对蟾蜍养殖产业非常看好,2022年通过招商引资,他在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庙庄村建起了蟾蜍养殖大棚。

蟾蜍,作为名贵中药材,浑身是宝。蟾酥是由它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制成,是六神丸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蟾衣能治疗恶性肿瘤等症,药厂以蟾酥或蟾衣为原材料生产成品药。蟾衣、蟾酥、干蟾等都是名贵的中药材原料,在各中药材企业都有很大的需求量。

甘肃省鲲鹏乐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永生告诉记者:“我们鲲鹏乐源养殖面大概有586个养殖塘面,整体投入出苗大概在600万只左右,蟾蜍养殖一年分两季,一年的经济价值在个亿左右。”

据了解,为了发展蟾蜍养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崆峒区四十里铺镇还帮助企业成立了甘肃乐源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会给村民培训蟾蜍养殖技术,帮建场地、投放种苗,由村民养殖,合作社直接回收,养殖户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同时,附近的村民也在养殖园里务工,增加了收入来源。

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庙庄村村民王鹏辉说:“我们每天早上起来喂食拌料,喂完以后就到棚里面挑大一些的蟾蜍刮浆,提取蟾液。”

在蟾蜍养殖中,唐永生的公司根据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行农田养蟾蜍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理念,推出了新型生态蔬菜蟾蜍春夏秋冬四季共生同养管理技术,其优势就是把种植蔬菜的水、土、小环境、小气候等资源再利用,在保证蔬菜产量和提升蔬菜品质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投资,利用人工营造的优质蔬菜生产环境,一年内同时养殖一到两茬蟾蜍,蔬菜给蟾蜍遮荫,蟾蜍帮蔬菜去虫供肥,同养共生,收效显著。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记者哈骥洲

崆峒区融媒通讯员朱龄美

关键词:

资讯

图赏